雷州市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高级中学
关工委入校园及家长上讲堂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大办职业教育,到职业敦育的重视,扶持力度的加大,农村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但随着职业教育门槛的降低,农村中职学校招生人数的增加,学生生源结构复杂,素质有所降低,给农村职业教育中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末有的压力和挑战,尤其经济落后地区的职业教育的德育工作面临着计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现象。为此,农村职业教育面临新的课题,只有重视和加强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理沦、德育工作方法与途径,开拓创新,才可以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职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的新路子。我校是一所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人数达七干多人,如此规模的职、Ik学校德育1作探索关工委入校园及家显得非常必要。
首先,生源结构的复杂性:①学生年龄差异大,学生最大年龄63岁,最低年龄7.5岁;②文化结构层次差异大,五分之一的学生已是大专或以上学历;五分之一的学生是有高中或以上学历;五分之:二的学生是有仞中学历:剩下五分之一学牛仅是初中以下学历,少许学生仅是小学学历。
其次,学生社会阅历的多样性:①从刚出校门又进入校门的大学或高中及初中毕业生;②有退伍军人;③有长期在珠三角或其它地方打工的打工仔;④从事教育工作的代课教师,还何曾在其它单位从事保安、治安工作的等不一而足。
其三,弱势群体家庭学生多,家庭教养欠缺。
由于以上原因,给我们德育工作带来了复杂性及巨大的压力,简单手段,简单方法,即粗放型德育工作已经不适合我校当前德育工作需要。我们在不断探索新路子的过程中发现:
当前我校德育工作面临“七多”现象:
一是贫困学生多;二是入学成绩低学生多;三是学习、生活等习惯不好学生多;四是厌学学生多;五是非辨别能力低,即“免疫力”低的学生多;六是问题学生多;七是社会关系多。
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但主要有以卜几方而原因:
(一)人们观念际旧落后,严重影响了人们对职业教育意义的评价,甚至出现误区。
首先,当地绝大多数群众认为入读职中,将来同样是打工:不如让子女提前打工,认识不了技术武装的打工与“两手’’空空的打工者的差别;其次,多数家长送子女入读职中迫于无奈,认为子女年龄低,未能适应社会活动,让其多呆在学校两年;第三,由于对职业教育的不理解,认为自己子女考不上普通高中很丢脸,不愿意自己子女入读职业学校,不相信自己子女入读职业学校也能成长。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学生,往往得不到家长的配合和谅解,使自己子女产生一种失望甚至放弃的思想。
(二)经济落后地区,就业困难,当地“消耗”不了三分之一的毕业生,主要依靠“外贸型”就业,办学规模越大,学生就业越严峻。由于就业难,学生无所事事,不想进取,有厌学逃课的现象。
(三)教学手段落后,教学设施简陋,严重制约德育工作开展。主要体现于理论课过多,缺少足够的实践操作,也即仅有课堂教学,缺少“车间”,课堂与“车间”严重脱节,致使学生兴趣减弱,学生厌学而逃学。
(四)德育工作队队人员配置不合理,尤其缺少专业的心理辅导员,更缺少医学心理学工作者。
由于职业学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加上学校对学教育常常逃不脱知识教育的窠臼,片面强调学生技能的训练或理论知识的积累,从而不可避免地冲淡了塑造品格、净化灵魂的德育主题。即使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是把相关内容改造成概貌念或条款,以灌输、记忆、背诵的形式强制学生学习。长此以往,学生逐渐淡化了对德育工作的兴趣和参与意识,最终成为局外人。这样的德育工作模式充其量只能是“纸上淡兵”或“隔靴挠痒”,无法触动学生的心灵,也不能内化为学生的行动。有人将职业学佼目前的德育工作总结为“四多四少”:空泛大道理讲得多,行为养成训练少;单向知识灌输多,双向情感互动少;沿袭普通教育德育杯准和方式多,针对职业院校学生自身特点的德育活动少;德育目标制定适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过多,体现受教育者人格成长需要的偏少。德育目标“高、大、全”,偏离了人的真实发展,也就失去了它的适应性。所以。德育队伍配置了心理辅导员,他们会真正关注学生成长内在的情感与渴求,也引导学生逐步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
(五)我校生源结构复杂性,学生同社会联系密切,人员的复杂性,决定了德育工作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农村中职学学校学生来源复杂,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学习底子薄,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且农村中职学校在社会中处于较低地位,大多数学生文化课成绩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上网络的影响,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中,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开始自我放纵,自我放弃。还有中职学生自卑感强,缺乏自信心。中职学生与普通中学生相比,成绩差,素质低,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积极的人生追求,失去了奋斗的动力,对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和未来灿烂的人生道路信心不足。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遇到最大的困惑及阻力是:①对部分入谈职业学校决心不大的学生,或家长支持力度不够鲜明的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纪律尺度艰难把握。②免费学生增多,读书成本降低。这是学生逃学现象较多,小纠纷较多,行为仪表不够规范主因。严格管理他们,他们却以退学了之,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尤其电子就业类学生,由此给巩固率带束很大难度。
孩子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家长的问题,没有家长经常性参与学校校德育,很难体现以德育人实效性、针对性、特殊性。针对上面涉及的情况,我校建立起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德育网络,依靠技防人防手段,建立起校长、主管副校长、政教、团委学生会、年级、学生分会、班级立体化德育队伍,尤其努力探索发挥、关工委及家长在德育中的作用。
雷州市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高级中学)
政教处
下一篇:学校家长委员会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