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德育动态 > 信息详情德育动态

2021 级幼儿保育专业(770101)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佚名  发布于:2023-06-04 21:21:22  点击量:325

雷州市职业高级中学

2021级幼儿保育专业(770101)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幼儿保育专业

专业代码:770101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

学制三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

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77

7701

328

770101

专业技术岗位

1+X照护技能等级证、保育员(中级)资格证、育婴师资格证等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1、培养目标

幼儿保育专业培养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保教理念,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保教基本技能及初步的教学组织管理能力,从事幼儿园保育级辅助教师对婴幼儿进行教育,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培养规格

(一).素质要求

1)热爱祖国、勤学苦练、尊师孝亲、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学前教育政策和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忠于教育事业,热爱幼儿保育工作,认同幼儿保育工作的专业性、独特性及其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价值;诚实守信,责任心强,耐心细致,做事认真。

3)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4)有理想信念,有良好的身心素质,身体健康,乐观开朗;有良好的言行习惯,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5)有团队合作精神,善于沟通与协作,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有服务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法律意识。

6)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二).知识要求

1)掌握幼儿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理解幼儿保教工作的意义,具有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做好保育工作的能力,具有为幼儿创设整洁、舒适、安全的一日生活环境的能力;能运用疾病预防、安全防护与救助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保护幼儿健康发展。

2)掌握幼儿发展心理基础知识,了解幼儿心理发展各阶段的特点,知道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和特点,信任幼儿,尊重个体差异;能初步观察与解释幼儿行为所表达的心理需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及时发现并回应幼儿需要的能力;具有初步识别并应对幼儿发展中容易出现问题的能力;具有幼儿安全照护能力。

3)了解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知识,熟悉幼儿园保教活动的目标、任务、内容和要求;具有配合教师组织36岁幼儿学习、运动、游戏等活动的能力。

4)掌握幼儿语言特点和常用幼儿教育语言技能,能用普通话准确、清晰、亲切地与幼儿、家长及其社会人员有效沟通能力。

5)初步掌握幼儿抚育和教育的有关知识,掌握婴幼儿教养活动的方法与基本技能;具有训练婴幼儿动作、语言,以及指导婴幼儿认知活动、培养婴幼儿情绪、情感与社会性行为的能力;具有配合教师日常照护特殊幼儿的能力;能科学指导家长进行早期教育。

(三).能力要求

1)掌握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能够运用多种方式公平、全面地评价幼儿;及时发现和赏识幼儿的进步,注重激发和保护幼儿的积极性、自信心。

2)具有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组织与管理能力,能将教育合理渗透到幼儿生活的各环节中;能够科学照料幼儿日常生活,做好常规管理工作;能够及时处理幼儿的常见疾病与突发事故;具有初步婴幼儿常见疾病观察、识别与应对的能力。

3)具有保管婴幼儿用品,定期或及时对婴幼儿用品和环境进行保洁和消毒的能力;具有照护婴幼儿一日生活的进餐、盥洗、睡眠、排便等活动并培养婴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

4)掌握幼儿文学的常见体裁,初步了解幼儿文学作品的特点、作用,具有阅读、分析、欣赏与评价幼儿文学作品的能力。

5)掌握一定的乐理、视唱、音乐欣赏等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发展幼儿音乐听觉与记忆能力;掌握歌曲演唱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边弹边唱幼儿歌曲的能力;掌握键盘乐器演奏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演奏不同内容、风格的简单乐器作品,具有为幼儿歌曲编配简单伴奏的能力。

6)掌握我国主要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辅导幼儿形体训练、指导幼儿舞蹈排练的能力。

7)掌握绘画、图案、简笔画及手工制作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指导幼儿学习绘画、手工制作,熟练运用简笔画能力。

六、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安排

 

(一)课程类别和结构比例表

课程类别

学分

比例

公共课

公共必修课

42

28.97%

综合实践课

18

12.41%

专业课

学科专业类课程

46

31.72%

教育类专业课程

25

17.24%

教师基本技能类课程

14

9.66%

合计

145

100.00%

 

(二)课程设置安排

1)公共必修课(42学分)

2)专业课(85学分)

3)综合实践课(18学分)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教学活动周数分配表(单位:周)

项目

    周数

教育和教学实践活动

 

上课

复习考试

综合教学技能考核

社会实践

实习

军事训练、

入学教育

毕业

教育

1

15

2

 

1

 

1

 

4

23

2

17

2

 

1

 

 

 

7

27

3

17

2

 

1

 

 

 

4

24

4

17

2

 

1

 

 

 

7

27

5

17

2

 

1

 

 

 

4

24

6

 

 

1

 

5+10

 

1

 

17

合计

83

10

1

     5

15

1

1

26

142


注:第1-5学期中的第18周为机动周或复习周,第19周为考试周,第20周为社会实践周;第6学期中的第一周为综合教学技能训练与考核周,第2-6周集中实习,第7-16周分散实习及社会实践,第17周为毕业教育周。

八、实施保障

1、师资队伍

 我系教学团队由18名教师组成,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人(占总人数的17%),中级职称教师15人(占总人数的83%)。

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培养、聘用等多种途径,逐步建立起一支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更为合理的教师团队。该团队中的教师必须具有教学能力、职业技能、职业指导能力、心理指导能力等四维能力。

在加大专业教师引进力度的基础上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拟每年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幼儿保育专业方面的课程进修、学术会议、幼教活动观摩等,以保证专业教师不断开阔视野,把握幼儿保教的发展趋势。通过引进研究生、博士生或提高现有教师的学历层次,增加硕士学位以上教师数量。

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培育中青年骨干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每年安排一部分专业教师深入幼教一线参与实际工作,在融合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的同时,时刻关注幼儿保教领域的最新动态。专业教师在取得专业技术职称的同时也要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最好还有职业指导能力和心理指导能力方面的资格证书。

提高现有教师的双师素质,使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达到90%以上。逐渐建成一支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数量充足的、高质量的、能够满足专业教学与科研需要的教师队伍。

2、教学设施

1)校内实训室建设:目前我校校内实训室主要包括美工室、音乐室、电钢琴室、钢琴室、舞蹈室等实训室。实训室已配置的仪器设备先进、维护效果好,利用率高。计划建立远程观测与研究初实训室、感统训练室、幼儿保育实训室、儿童行为观察室、幼儿活动模拟室、儿童心理综合实验室和幼儿文学阅读室等,为学生尽量创设真实的实践环境,从而缩短就业适应期。

2)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现有雷州市第一幼儿园、雷州市旭星幼儿园、雷州市白云幼儿园、雷州市显春幼儿园、雷州市旭星旭幼儿园等多所大型幼儿园作为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实习实训基地数量充足,条件优越,能满足教学需要。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在保持原有多个实训基地的同时将发展重点由雷州市市逐渐向外扩展,至2022年再发展4—5所具有代表性、高水平的早教中心作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满足学生实训的需要。

3、教学资源

1)为适应特色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结合专业特点,联系早教教育教学实际,建设以强化专业技能为主的“幼儿保育理论+专业技能+艺术特长”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特色课程体系,把幼儿保育理论类课程和技能课程、艺术课程有效地融合起来,即2年打基础,1年抓方向,2年抓特长,5年一贯抓好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为学生开设了体现综合性应用性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开设多门选修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和能力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向及课程,以利于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目标和在就业时有较强的竞争力。

2)开发优质教学资源 ,建设教学资源库

各门精品课按照时间先后顺序逐渐建立能够有效互动的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要以校园网为基本平台,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技术手段,以现代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开发有特色的网络教学资源库。

该平台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大纲、授课计划、电子教案、网络课件、教学录像、教学指导、教案习题、教材文献、教学资源、考核评价以及其它相关成果等要素和师生互动空间。通过平台建设进一步规范教学要求,实施师生互动教学,实现资源共享。

3)重点开发精品课程

五年内,力争建设5门核心课程,申报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4门,核心课程配套网络资源共享平台;申报省级或国家级教改项目与教学成果各1项。

4、教学办法

幼儿保育专业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具有多种能力,即掌握幼儿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理解幼儿保教工作的意义;掌握幼儿发展心理基础知识,了解幼儿心理发展各阶段的特点,能初步观察与解释幼儿行为所表达的心理需求;掌握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幼儿园一日生活、意外伤害处理的知识;具有一定乐理知识,掌握钢琴、歌唱、舞蹈、体操、绘画、制作玩教具、童话剧表演等技能和技巧,具有向幼儿进行弹、唱、跳、画、做、说、教、表演等综合艺术教育技能,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专多能的多元化高素质幼儿保育人才培养规格,以满足婴幼教事业发展对人才的多方面需求,使幼儿保育专业的毕业生具有“应用型”、 “艺术型”、 “双师型”、 “现代型”四类特色。

改革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两个重要转变:一是从“教”向“学”转变;二是从“知识授受”向“问题解决”转变,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和场景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和场景教学是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线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1)引入多媒体增加实践性。

首先通过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观看早教机构教学活动或幼儿园保教工作流程,并进行分析总结获得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根据教材让学生进行模拟教学,初步体会早教机构、幼儿园活动设计和组织的各个环节是如何开展的。

2)教学上采取“请进来”的办法。把早教机构以及幼儿园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请进来给在校学生上课,在教学改革中积极征求他们的意见,以便于缩短学与用的距离,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3)把课堂搬到幼儿园。一些课程的教学可以实行4+2制度,即4天在早教机构或者幼儿园实习,两天回校参加课程学习,在实习过程中,让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并应用所学理论解决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组织专题分析,使专业理论教学融入实践教育,增强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增强求学的自觉性,实现应需要而学习。

5、教学评价

以评价主体多元化原则,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探索由学生自我评价、学校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共同参与的“四维”的多元主体评价模式,注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从业意识、工作态度、创新能力等素质要素的评价,以综合后的主体评价形成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评价。

6、质量管理

1)抓好教师队伍的基本建设,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的素质。

2)加强教学管理工作,提高应对教学质量变化的能力。

3)加强教学研究工作,提高教学的水平。

4)加强课堂教学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5)建立系教学质量检查的基本制度,提高教学质量监控的能力。

6)加强学生的学风培养、形成自主的学习氛围。

7)加强学生的学习心理的辅导,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念。

九、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要求为145学分,其中必修课为127学分,实践教学周18学分。

十、说明

1、每学期按20周计算,其中有1周机动,1周考试;第一学期第1周为入学教育及军训,第六学期最后1周为毕业教育;如果整学期安排顶岗实习,则不设考试周。

2、课时和学分计算方法:每学期课堂教学不足16周的课程按平均每17学时计1学分,计算结果取小数点一位(四舍五入),若小数X≥0.5则计1学分,若小数X<0.5则计0.5学分;第六学期学分按总学分的1/6计28学分;幼教岗位实习,每周计28学时;校内集中实训实习每周计28学时;顶岗实习每周计28学时,另外,新生教育、顶岗实习前教育、毕业教育每周计28学时,计1学分。

3、H表示学时,W表示周。

4、考试和考查科目成绩均按100分制评分。

5、每学期考试科目原则上为4门。

6、“专业实训”是指教育见习;“综合实训”是指保育实习和教育实习。



上一篇:雷州市职业高级中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3年度)

下一篇:雷州市职业高级中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3)

 
 

地址:雷州市西湖大道239号
电话:0759-8890000
雷州市职业技术学校&雷州市职业高级中学  2018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2007891号
中拓互联  技术支持:010-52421463